2018/04/09
杨伊丽,女,汉族,1955年12月生,中共党员,天津市和平区五大道街育文坊社区居民。
“你照顾我小,我照顾你老。”几十年如一日,悉心照顾家里的保姆,尽心尽力,不离不弃,无怨无悔,直至老人103岁去世。杨伊丽敬保姆如孝娘亲,爱心和善良化作一段超越血缘的母女亲情,谱写出一曲温暖人间的大爱乐章。
1954年,由于杨伊丽的父亲工作繁忙,母亲体弱多病,再加上孩子们年龄又小,便请来42岁的农村妇女王凤英当住家保姆,照料全家人的生活,因她比杨母大十来岁,父亲便让孩子们尊称她为“大姨”。王凤英来家第二年,杨伊丽呱呱坠地,因母亲身体不好,“从小就跟大姨住在一个被窝儿”。在杨家,从来不分主仆,不分彼此。自从进到这个家,王凤英就勤勤恳恳照顾一家老小,“她把我们当成自己的孩子,我们也把她当成大姨,甚至妈妈。”
平时父母工作忙,一些传统的规矩、朴素的道理,也是王凤英在日常点滴中慢慢渗透给孩子们。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王凤英用她的善良正直,感染滋润着杨家兄妹,也正是这份善良正直,最终又驱动杨家兄妹义无反顾地回馈着跪乳之恩、反哺之义。
在王凤英老伴和孩子先后离世、孤苦无依之际,杨伊丽毅然许诺:“大姨,以后您就跟着我们,只要有我们一口饭,就保准有您一口。”自此,杨伊丽说到做到,她对老人的衣食住行、日常起居,给予了无微不至的照顾。由于王凤英早年缠过足,杨伊丽便每天帮她泡脚、按摩,去除脚底硬茧,解除老人足痛。天热时,她一天给老人洗一次澡,冬天则一周洗一次,为防止王凤英摔跤,还特意买回防滑垫和防滑拖鞋。当杨伊丽把老人抱到浴缸里,细心给她洗头、搓身时,王凤英总是反复念叨:“你真是比我亲闺女还亲啊。”
常言道“久病床前无孝子”,而杨伊丽却用实际行动诠释着“久病床前不言苦,大爱无声显真情”。王凤英98岁那年肋骨骨折,杨伊丽每天喂饭喂水,端屎端尿,捶背按摩,擦洗翻身。老人常年便秘,粪便硬如石子,杨伊丽经常是二话不说就撸起袖子,然后用手一点点把粪便抠出来,全然不顾臭味扑鼻,只怕不小心弄疼了老人。王凤英重病住院,杨伊丽忙前忙后,忙里忙外,一个多月下来,老人痊愈了,她却瘦了好几斤。
在杨伊丽的精心照料下,2015年3月,王凤英老人安详而终,享年103岁。
大爱圣心,大德厚生。杨伊丽对待保姆这样,对待公婆也是如此。前不久婆婆做了胃黏膜切除术,丈夫考虑到杨伊丽年岁也不小了,本想请个护工照料,她却说什么也不同意,“术后恢复很关键,必须得我来盯。”
在杨伊丽身上,虽然没有轰轰烈烈的英雄壮举,没有惊天动地的丰功伟业,但是她大孝至尊的感人事迹,早已化作涓涓细流,滋润着你我,温暖着社会。
杨伊丽获2017年第五届天津市道德模范荣誉称号,她的家庭被评为2017年全国最美家庭,2017年天津市“最美家庭”标兵户等荣誉称号。
稿源:天津文明网 编辑:邢娟
联系我时,请说是在《云好人》网站看到的,谢谢!请记住永久网址:http://www.yunhaor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