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天津文明办 2015/06/11
张俊兰,女,群众,从1984年起在天津日报社任编辑、记者,同时兼任张俊兰爱心公益工作室负责人。
1997年张俊兰响应全国记协号召从事新闻扶贫,在采访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时,目睹令人心碎的贫困,誓愿尽此一生为凉山脱贫而努力。从那时至今的14年时间里,她19次走进凉山从事助学扶贫:受社会各界委托兴建了3所希望小学;与海外慈善家合作在四所院校设立了奖助学金,受到持续资助的贫困生数千名;建立了39个孤儿班,正在帮助1500多名学龄孤儿陆续完成九年义务教育;在凉山投入助学扶贫资金已经超过1500万。2009年张俊兰撰写的《凉山吸毒者多艾滋病泛滥》一文,发表于人民日报《情况汇编》(特刊),此件为温总理和国务院扶贫办亲赴凉山考察毒品和艾滋情况提供了依据,面向凉山的扶贫和禁毒防艾因此进入前所未有的时期。
由于凉山自然环境恶劣,高山险壑,一年四季自然灾害不断。张俊兰在工作途中时常遭遇洪水、泥石流、山体滑坡、路基塌方……独木桥是她进山工作的必经之路。有一次,冒雨进山途中汽车失控,险些跌下悬崖。为节省经费,她在凉山工作期间的用餐、用车、住宿等全部自理。不占用、不浪费贫困区一分钱、一粒粮、一棵菜。
她最早走进凉山那年,女儿才八岁,考虑到可能遇到的危险她在旅途中写信托付身后事,一张信纸,点点滴滴都是泪痕。2005年秋天,母亲患膀胱癌晚期,女儿高考进入冲刺阶段,当时她正全力以赴在凉山创建孤儿班,此时,面对慈母、面对女儿、面对凉山亟待救助的孤儿,她选择了大爱,她昼夜忙碌在凉山,每天只睡三四个小时。在母亲患癌症的两年多时间里,她六次往返于凉山和母亲的病榻间,与海外慈善家一起创立了19个孤儿班。慈母去世之后下葬的转天她就匆匆踏上凉山路。她用忘我的付出成就了一份超越血缘、地域、民族的大爱。无数受到关怀的凉山孩子已经长大成材,怀着感恩心、回报心面对社会。
张俊兰2010年被评为天津市百名杰出女性、十大杰出母亲。2011年被评为全国三八红旗手。在中国文明网举办的“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活动中,入选“中国好人榜”,两次被国务院授予“民族团结进步模范”称号。
稿源:北方网 编辑:宋文婧
联系我时,请说是在《云好人》网站看到的,谢谢!请记住永久网址:http://www.yunhaor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