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天津文明网
陈云云,女,1988年8月出生,汉族,党员,武清区特殊教育学校教师。自2012年参加工作以来,陈云云一直坚守在特殊教育工作的一线,一直致力于特殊学生的教育和康复工作,先后担任听障班班主任和智障班班主任。近九年中,她的角色既是学生们的教师、康复师,又是保姆、亲人和朋友。她为了家长们沉甸甸的信任和嘱托,竭尽所能给予特殊孩子最真实的爱与呵护。
诉说青春---做特殊学生深信不疑的人
担任听障班的班主任期间,陈云云始终把听障学生培养成为德才兼备、自强自立、残而有为的人作为她的工作目标。她关爱学生,真心对待每一位学生,努力做学生成长路上的引路人。陈云云所带班级的学生大都十六七岁,正值青春期,正处于成长的关键时期,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也很多。她会时刻关注学生的细微变化,发现问题,不急不躁,查找原因,循循善诱,正确引导。小欣就是一个处于青春期,非常叛逆的女孩,有段时间她把长发剃光,经常和身边人发生冲突,只要放假回家便沉迷于网络无法自拔。她的父母对她的现状无计可施。看到曾经温顺的小姑娘发生如此的变化,陈云云立即研究策略,利用主题班会,私下谈心等形式,走进学生内心,帮助她正确对待挫折和失败,学会解决与面对个人情感等问题。正确引导初见成效,而真正让小欣发生改变的是她生病的那次。小欣因为肚子疼得站不起来,陈云云发现后,马上给她倒上一杯热水并拿出体温计给她测量体温,联系校医联系家长,搀扶她回宿舍休息,一直陪伴在她的身旁。小欣看着老师忙碌的身影、关心的举动很是感动。她用手语告诉老师:“以后会听老师的话,回家也会少上网,不和爸妈吵架了。”从那以后,叛逆的小欣变成了每周一最早到校,主动参与班级劳动,关心班级事务,乐于助人的好学生。
耐心照顾---做特殊学生至关重要的人
特教工作者既是教师、康复师,又是保姆和亲人。做好特教工作者,前提是要照顾好特殊学生的日常生活,当好保姆,获得他们的信任,引导他们主动配合康复治疗。
陈云云每天面对的是一群流着口水鼻涕、生活不能自理的特殊学生,为他们准备衣物、穿衣服,帮他们擦口水、清理大小便,时刻要陪在他们身边,确保孩子始终在自己视线之内,避免发生意外。此类事情她每天都在做,耐心、细致地照顾着每一个学生。
特教老师除了做好”保姆“,更重要的是要做好学生的康复训练工作。课余时间陈云云翻阅大量康复书籍,不懂的地方就向同事请教,并抓住一切机会向专家请教有关康复训练方面的知识,对学生施以系统的集体教学,进行感统训练、语言训练、戏剧治疗等方法。在她的不懈努力下,学生们从口齿不清甚至不会说话到吐字清晰、准确表达,从靠人照顾到生活自理,从摔物打人到合理喧泄情绪,从欺负他人到乐于助人。孩子们的不断进步,让家长们迷茫无助的脸上慢慢有了笑容。
真情理解---做特殊学生心灵相通的人
做智障教育的老师,在日常教学工作中,被孩子打、抓、掐、吐口水之类的事情每天都有发生,也许常人无法忍受,但作为特教工作者,她都能理解。因为有的孩子想以抓人、吐口水等行为引发他人的关注,有的孩子则是因为病理等原因控制不住自己的肢体和情绪。有一次,陈云云正在上语文课,班上有个叫小福的孩子突然把书一扔、桌子一掀,人倒在地上来回翻滚,嘴里尖叫着,抓到什么砸什么。想去抱他的陈云云几次被扔过来的书和鞋子砸中,但仍坚持上前抱他,为的是安抚他的情绪,结果在抱住小福的一瞬间,他猛地揪住了老师的头发,死活不放手,陈云云忍着疼痛,把他紧紧地搂在怀里,轻抚他的头,柔声细语安慰他,直到他情绪稳定下来,他才放开手。每次面对孩子的攻击行为时,陈云云常常选择隐忍或忽视,以迎合教育和康复的需求。
相互温暖---做特殊学生难以割舍的人
“在特教工作的这些年,有苦也有甜,我付出了真心,学生们也回馈了我最质朴的温暖、爱与感动。”每当有人问她这么付出值不值得时,陈云云总是这样回答。
有一次陈云云外出培训,学校安排其他老师帮她代课,上课的时候,学生小瑜突然哭了,情绪很激动,嘴里念叨着含混不清的话。老师们怎么安慰都没用,只好给陈云云打电话。陈云云在电话里柔声安慰,使孩子的情绪慢慢平复下来。原来小瑜认为,好几天没见她了,以为她不教他们了。得知真相后,陈云云温柔地说:“老师不会走,老师会一直陪着你们!”当她培训回来的时候,孩子们抱着她激动地说“老师,我想你”。像这样发生在学生和陈云云之间的感人片段还有很多。一句句简单的“老师,我爱你”、一个个突如其来的拥抱、一颗颗偷偷塞进兜里的糖果,让陈云云觉得做特教工作无怨无悔。
功夫不负有心人,陈云云工作认真负责,获得校级“优秀青年教师”“新长征突击手”等荣誉称号,所任班级多次获“区级文明班集体”等荣誉称号,撰写的多篇论文获国家级、市、区级奖项,执教指导的多节课也获得了市级和校级奖项。
推荐单位:武清区文明办